到目前为止,临江市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并投入生产,二期工程计划七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临江市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集采矿、加工和科研于一体的生产企业,主要生产“芬赛“牌各类催化剂及硅藻土助滤剂。该公司计划投资1.8亿元,分三期工程改扩建六条催化剂生产线。 据该公司王富绩总工程师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里,临江市委、市政府从税收、土地、收费和投资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落实了“三通一平”,使得公司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投入生产建设。到目前为止,一期工程中,扩建成功的年产1000吨硫酸用钒催化剂先进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所产产品已经进入销售渠道,另一条已经投产的年产1000吨的铜系催化剂生产线生产效率现已达到每分钟2400片。 两年来,临江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立足临江实际,坚持“好”字优先,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观,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催生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 为了推动临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临江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引资、引智、引技”的外引战略。临江市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就是临江市与催化剂行业的权威机构原南京化工公司通力合作的结果,通过全面引进生产、管理、销售方面的人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来打造“临江硅藻土”这个品牌,努力研发生产高端产品,进一步延伸临江硅藻土产业链,形成硅藻土产业集群,现在该公司拥有高级管理、技术人才6人,技术人员26人,员工158人。 在求“好”的过程中,临江市还注重生态效益,节约资源和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临江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奖惩措施,积极引导临江各企业、在建企业采用环保技术、改装环保设备,努力创建边境环保城。如今,东锋镁业余热生产金属镁项目、大栗子铁矿矿40万吨铸铁制品项目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已经在临江开花结果,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有效地保护了碧水蓝天,扩大了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结合。 为了求“好”,临江市积极发展参药、旅游等无烟特色产业。5月12日,山参原种基因库正式落户临江。临江市还是中国的红景天之乡,在发展红景天系列产品方面已经取得了规模性成果。临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于2007年正式开馆,陈云旧居纪念馆也在筹划当中,溪谷度假村和金银峡也以奇异的临江风光吸引着各方游客。 为了求“好”,临江市着力促进全民创业。截至2007年底,临江市对外输出劳动力23215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3615人,省外输出11506人,北京保安输出113人,被授予 “吉林省劳务输出先进县”称号。 为了全面求“好”,临江市把完善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也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到2007年底,临江市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共覆盖农村人口51509人,参合率达90.85%,全市已有24010人次参合农民从中受益。2008年,该市力争农民参合率突破95%,让更多的农民从中收益。为了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4月28日,临江市举办了“临江首届‘爱鸟周’”宣传活动,计拆除没收粘网20多张,拆除捕猎套子200多个,安装鸟巢100多个,其中特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安装鸟巢20多个。今年年初,临江市群众及有关部门还成功救治了一只受伤东方白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