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网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临江老照片
临江网 首页 临江资讯 查看内容

忠于职守 用责任铺就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苇沙河镇卫生院抗洪救灾事迹材料

2010-8-27 11: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23| 评论: 0

7月31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席卷了苇沙河镇的村村社社,雨量之强、水势之猛、成灾之快、损失之重前所未有,停水断电、道路坍塌、通讯中断,小镇一时陷入困境之中!就在这非常时刻,苇沙河镇卫生院全体员工在孙琳院长的带领下,处险不惊、无私奉献、忠于职守、履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了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灾后防疫等工作任务,用朴实、勇敢和奉献,为全镇乡亲铺就了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应急救治,再险的道路也不能阻挡出征的脚步

7月31日早上7:00,当大家正在防汛抗洪的时候,卫生院突然接到报告:错草村一个9岁的孩子被洪水冲出去几百米,伤势严重,需要紧急救治!此时,通往错草村的道路已经多处坍塌、随时都有山体滑坡的危险,水路也因为浊浪滔天而成为险路!接到报告后,考虑到孙琳院长还要负责指挥全面工作,50多岁的谭凤华医生顾不上浪大雨急、山高路险,主动请缨前往错草村救治受伤的孩子!由于孩子伤情严重,需要到上一级医院诊治,疲惫不堪的谭凤华来不及更换湿淋淋的衣服和鞋子,再一次跟着护送队伍出发了!他们轮流用担架抬着孩子,争分夺秒地向临江奔去……从小栗子到临江,单程十几里地的路程,既不通车也不通船,只能步行,谭凤华医生和大家一起抬担架、观察病情、为孩子临时处置,在积满淤泥、湿滑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着……将孩子安全地护送到临江市医院后,她又徒步返回单位,脚上磨起的血泡破了,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痛……

8月3日17时,大松树村打来电话说,安置点有一位受灾的老人病得很重,院长孙琳得知情况后立刻携带药品,带领医疗队伍出发了。去往大松树村的道路损毁了,如果步行,单程最快也需要7、8个小时,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只能冒险坐汽艇先到错草村,然后再步行到大松树。小汽艇在浊浪涌动的江面上飘荡,因漂浮物太多,开汽艇的同志一时没看清楚,汽艇一下子撞到了一节木头上,小汽艇顿时失去了平衡,艇上的人员险些掉进江里被翻滚的浊浪吞噬!慌乱中,孙院长的一只鞋子也不知去向……当他们在老人病情稳定后返回卫生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

在这非常时刻,这些朴实的一线医务人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视乡亲需要为己任,履职尽责,再危险的道路也阻挡不住他们出征的脚步,硬是在泥泞和危险中,用朴实、勇敢和奉献,为全镇的乡亲们铺就了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灾后防疫,再远的村社也不能成为消杀的死角

洪水过后,防疫工作成为每一个基层卫生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孙琳院长主动出击,带领负责防疫的人员按照规定,及时对饮用水、过水房屋、垃圾点、灾民安置点进行规范消杀。面对村社偏远、村民居住分散、道路损毁严重的现状,他们能坐船的坐船、不能坐船的步行,道路完全阻断实在不能进入的,孙琳就充分调动起当地村医的积极性,指导他们做好本地的消杀工作。卫生院的防疫人员和当地村医紧密衔接,拉开了一张防疫安全网,逐村逐户进行消杀、发放灾后预防疾病宣传单、免费发放预防肠道疾病的药物,严把灾后防疫关。截至目前,消毒面积已经达到3万平方米,防疫工作做到面面俱到、不留死角。在他们的努力下,苇沙河镇辖区内未出现一例传染病。

坚守岗位,再大的困难也不能成为缺岗的理由

洪水袭来时,在临江居住的几名员工,由于交通中断无法正常赶到卫生院,此时他们完全可以向院长说明情况而等待通车。从临江到苇沙河有七十多里的路程,加上多处塌方和山体滑坡,路上的淤泥又粘又滑,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这对于平日里习惯于以车代步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在这场抗洪抢险救灾的战斗中,为了及时到达自己的岗位,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迎难而上!怀揣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顶着大雨,踏着泥泞,他们一步一步向单位走去……经过7、8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单位!

不能洗澡、不能回家、不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不能更换干爽的衣服……他们就这样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了7天7夜。没有借口、没有条件、没有不满和抱怨,只是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份内和份外的事。他们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后退、不能缺席,干好本职工作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没有铿锵的誓言,没有惊人的壮举,苇沙河卫生院的全体员工,在洪水来袭的时刻,以灾情为命令,以乡亲的健康为己任,以忠于职守为准则,用责任铺就了一条守护生命的“绿色通道”!

(王学志)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下级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