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1日,临江遭受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灾,在这紧要关头,临江电视台广大党员记者发挥了模范先进性,冲上了抗洪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同全市军民一道奋勇斗洪魔,及时采制播报了大量新闻,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党员记者宋伟波就是广大新闻工作者中的一个先进代表。 35岁的宋伟波是一名从业十五年的老记者,家住临城。7月31日早5点钟,他的家被洪水包围。他一边用沙袋围堵门口,一边嘱咐妻女向安全地带撤离。这时单位的通知来了,要求记者们马上集合。他趟着没膝的洪水走出家门。在赶往电视台的途中,宋伟波接到亲属的电话,说岳父家遭受山洪袭击,人员伤亡不明。此时的宋伟波不能去抢救亲人,只有忍着心痛,只有默默的祈祷。 到达电视台后,宋伟波毅然请命去受灾最为严重的大湖街道采访。他说,这个时候,我是党员,应该冲在最危险的地方。 由于洪水把通往大湖的道路冲断,他徒步在途中拍摄了许多让人震撼、感动的画面。回到临江后,他又被调派到防汛指挥部,了解临江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收集汛情信息,并在临江电视台滚动播出汛情通报,在让临江广大市民了解受灾情况的同时,也为临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与此同时,宋伟波编辑了反映临江汛情的专题片,及时传给上级媒体。临江遭受特大洪水的消息在第一时间通过电波传到了白山电台、省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当天晚上,宋伟波负责制作字数为4000余字、题为《众志成城保家园》的专题片。已是深夜,临江市委书记王树平、市长张习庆深入临江市广电局,通过制作的专题片了解受灾的具体情况。当看到片子中肆虐的洪水、汹涌的泥石流和倒塌的房屋时,临江市领导在痛心的同时,对临江市广电局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他还负责《临江洪灾纪录片》更新工作,宋伟波和制作人员共制作了两部专题片,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在坚守抗洪抢险的日子里,宋伟波同志基本上没合眼,困了就在制作间的地板上躺一躺,渴了喝口矿泉水,吃饭更是不及时。 抗洪抢险期间,抗洪一线交通受毁严重,有的乡镇车辆无法通行,只能步行。面对困难,宋伟波没有退缩,总是在第一时间冲在第一线,冒着倾盆大雨,趟着刺骨的洪水。 道路中断了,他翻山越岭也要过,赶赴多个受灾严重的乡镇了解灾情,了解抢修进度,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拍摄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从7月31日到8月6日,宋伟波整整一周没有回过家,妻子和孩子什么东西都没在家里带出来,寄宿在亲戚家。8月7日,当宋伟波回到家中,映入眼帘的是:屋里屋外都是一尺多厚的淤泥,家具东倒西歪,一片狼藉… 党员记者宋伟波忘我工作,充分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者崇高职业道德和可贵品质。他采写的报道及时、充分、全面、客观,生动地反映了临江市各级领导靠前指挥、组织科学救灾的整体情况,反映了临江军民抗击洪灾的英雄壮举,为临江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极大地振奋了临江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夺取抗洪抢险救灾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在临江灾情由抗洪救灾转向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记者宋伟波又马不停蹄,投入了新的战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