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网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临江老照片
临江网 首页 临江资讯 查看内容

众志成城抗洪救灾——临江抗击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水纪实

2010-8-6 18: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47| 评论: 0

2010年7月31日,一个让临江人永远铭记的日子:从凌晨开始,由于受河套低压东移过境的影响,临江市全区域连降特大暴雨,一时间,鸭绿江干流及大小支流水位暴涨,持续在高洪水位上运行。 集中的特大暴雨造成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农作物被淹,大多数工矿企业被迫停产,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多处中断。。。。。洪水带来的灾害之猛、影响之大为历史罕见。临江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反应,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工作,经受住了大灾的严峻考验、奏响了一曲曲抗洪抢险的壮歌…

这次暴雨来势凶猛是前所未有,临江十三个乡镇街4小时的平均降雨量达到145毫米,超过临江有气象记录的24小时降雨126毫米的历史记录,一场特大暴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市袭来。许多临江人也许还对1995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记忆犹新,但是今年这场洪灾的威力和损害远远超过当年。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受灾人口6.4万人,因灾死亡9人,失踪3人。 初步统计的经济损失就达到 25.39亿元。正在蓬勃发展的临江经济和社会事业在洪灾面前遭遇了重创。

这里是大湖街道和平村,昔日干净平整的街道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满街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侵袭过后的砂石,位于桥下面的小河沟,除原先的主渠道外,奔流而下的洪水也冲刷出许多小支流。河道边缘的一些平房已被泥石掩埋,大量房屋倒塌、进水。

在铁路红房记者看到:整条胡同已被洪水淹没,救援官兵只能从齐腰深的水中涉水而过。

在铁路白房,洪水从居民小巷内汩汩流出。马路上几辆熄火的车辆停泊在水中。顺着水流的方向,我们来到了一户居民家中,院内的水已没了膝盖,屋内水位几乎上升到了炕面,家具泡在水里,沙发漂浮在水面上。

这次灾情给临江造成的损失是空前的:

  ——大量房屋被水冲毁。据初步统计,这次洪灾共造成居民及房屋损失5.464亿元,全市泥石流、山体滑坡共计307处,塌方量1.83亿立方米。因灾倒塌房屋1622户,损坏房屋5215户。 这里是灾情最为严重的四道沟镇四道沟村,昔日的小康村早已面目全非:一排排瓦房只剩下残垣断壁,水泥路基被洪水掀翻得七零八落,泥石流撞击着房屋,大树被连根拔起。。。。强烈的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惨不忍睹。

  ——交通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暴雨导致城乡全线公路遭遇大面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公路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其中临江至白山段多处中断;临江至抚松段3处中断;临江至长白段、临江至苇沙河段、临江至贾家营段全线中断;特别是乡村公路基本损毁-----临江交通人奋战多年取得的成果在特大洪灾面前遭受了巨大的破坏。铁路设施也难逃洪水的破坏,多处冲毁中断。在临江至三公里铁路线上,记者看到,洪水夹杂着山上冲刷下来的石块和树枝已经冲过了铁轨,有的铁轨两侧堆积了淤泥,有几段铁轨的路基已经被冲走,只剩下铁轨和水泥轨枕悬空在那。这次洪灾共造成交通道路总损失7亿多元。

——水利、供水等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全市鸭绿江干流、临江内河护岸损毁严重,其中四道沟、六道沟等地堤防损失30处、损失2.065亿元,护岸损坏35处、损失9760万元;大小水电站损毁35处、水库四处,损失1.879亿元。此次洪灾造成我市城区12平方公里供水中断,大湖街道、四道沟镇、六道沟镇等七个乡镇供水中断,损失巨大,严重了影响了居民生活。

因洪水冲袭,我市四道沟镇、六道沟镇、蚂蚁河乡移动通讯、固定电话、广电网络信号中断,六道沟等五个乡镇街电力中断,通讯和电力总损失达到9800万元。

——工矿企业在这次洪水中损失惨重。大量矿石、硅藻土原材料被水冲走,大多数因灾停产或半停产,全市62户规模以上因灾停产46户,总计损失达到2.8亿元。

农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总损失超过2亿2千万元。全市农作物受灾98967亩,其中成灾面积70283亩,绝收面积40680亩;特产业、林业、牧业、渔业损失惨重。。

正处于旺季的旅游业也在洪水中遭受重创:在珍珠门景区记者看到道路、桥梁被冲垮,水泥大桥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了一半,留下了斑斑撕裂的痕迹;大湖景区往日漂亮的凉亭、优雅的假山造型、铁链桥等景观设施被冲毁;而位于四道沟镇的宝岛山庄已陷入了一片汪洋中,在水中飘摇。金银峡风景区更是一片狼藉,猛烈的洪水泥石流使这个山清水秀的风景区失去了颜色。

灾情发生后,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法泉、白山市委书记李伟、白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国、白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宝文、白山市副市长张太航等领导先后来到我市查看灾情,现场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李法泉亲自来到受灾严重的森工街道、大湖街道、四道沟镇等地视察灾情。踩着满地的瓦砾,看着无家可归的村民,李法泉心情很沉重,他亲切了解受灾群众目前的生活情况,并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共度难关。他说,临江灾情严重,受灾面广、受灾范围大、受灾程度深。面对灾情,临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警报警及时,查灾救灾迅速,工作规范到位,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和深厚感情。

大灾彰显大爱。在严峻的险情、灾情面前,有着“四保临江”光荣革命传统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不等不靠,沉着应对。暴雨,压不弯临江儿女的脊梁;洪水,冲不垮老区人民的精神家园。临江人民奏响了一曲抗洪抢险救灾的英雄凯歌!

进入主汛期,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防汛工作,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各项准备。抓好雨情、汛情、灾情的监测预警,提高汛情预报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增强防汛抗洪工作的主动性。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经常调度、及时汇报,死看死守,确保万无一失。突出重点防范部位。市委书记王树平、市长张习庆多次到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水库、电站、塘坝、交通干线等重点部位检查,提出必须高度关注,做好防御预案,加大检查和抢修力度,工作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确保安全度汛。7月30日,我市接到雨情警报, 31日将有强降雨过程,我市防汛工作进入紧急状态。市委书记王树平和市长张习庆放下重要工作,立即对防洪抗灾各个环节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市四大班子领导30日下午就提前到位,分片进驻包保乡镇和重点地段指挥防汛工作。乡镇包保的单位干部全部驻村,检查防汛系统,逐户排查隐患,对受到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的群众,在第一时间向安全地方转移。被转移人员都得到妥善安置,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正是依靠强有力的组织指挥力量,才把握了防汛救灾的主动权,也最大限度的杜绝了因灾死亡人数,把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程度。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陶庆法在临江视察了灾情后表示,临江这次灾情特别惨重,但是人员伤亡很低,说明临江市防汛抗洪工作组织有序、措施得力,特别是在洪水到来之前能够及时转移疏散人口,在不可抗力的灾害面前,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员伤亡,成效显著,值得充分肯定。

在洪峰到来之际,广大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预备役民兵、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守在抗洪第一线,筑起了抗洪抢险的铜墙铁壁。

生命至上 ,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危急关头,市委、市政府与人民在一起,明确提出以人的生命安全为中心,突出重点防洪地段和单位的防御工作。7月31日上午,大湖街道临城水库和蚂蚁河乡小湖电站大坝水情告急,在最危险的时刻,市委书记王树平来到了抗洪的最前沿,紧急部署力量,组织抢险队伍,动员和组织沿河地段和低洼地带3千多名群众疏散转移,把人员和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这里是临江抗洪抢险的指挥中枢,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市长张习庆在这里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他及时调度信息、制定应急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抗洪抢险战斗中。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各部门领导都奔赴在抗洪救灾第一线,重灾面前,处处都有共产党员、各级干部的身影,他们与广大群众同舟共济,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赞歌。在抗洪救灾中,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全力以赴抗洪抢险。 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为夺取抗击洪灾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暴雨还在持续,救灾工作已经开始。面对灾害,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确保各项抢险救灾措施的落实,努力减少灾害损失。洪灾给我市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水利设施、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带来了极大破坏。受损处点多面广,受损情况反复发生。交通部门组织力量迅速抢修临江通往白山、长白、抚松和各灾区的通道,确保救灾队伍和物资及时运送。电力部门组织抢险队伍,及时开展恢复通电工作,修复了一批输电线杆和线路。电信部门及时调运通讯设备,排除通讯故障,恢复通讯。城建部门集中大中机械迅速清淤,恢复道路通畅。广电部门迅速抢修线路,恢复了有线电视信号传输。这里是被洪水冲毁的自来水主管道,因为它的断裂,市区大面积停水。市政府在积极组织抢修的同时,采取应急预案,调动消防车在五个地点为市民免费送水,解决了燃眉之急。水灾造成临江四个出口一度中断,市政府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成立抢险队赶赴现场抢修,经过数小时的奋战,临江至白山段公路已经通车,临江至长白段已经部分通车,打通了抗洪抢险的“生命线”。

洪灾就是命令,在大灾面前,水利、财政、民政、卫生、城建、农业、工商等部门及时做好安置救助工作,认真安排受灾群众的吃、穿、住、医,稳定了灾区民心。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赈济救灾工作力度,在及时核查灾情后以最快速度将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受灾群众以昂扬的斗志展开了生产自救,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支援救灾工作,来自全市上下的关心和支持,为受灾群众撑起了一片蓝天。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故事在抗洪抢险现场发生,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场景在全市各地重演。正是这种顽强的意志,团结的精神,描绘出一幅充满真情的抗灾救灾壮丽画卷!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次洪灾是1995年特大洪灾以来临江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任务十分艰巨。市委、市政府正带领全市人民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打硬仗、打持久战,有效开展抗洪救灾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临江人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一定能凝心聚力,披荆斩棘,奋勇前进,以昂扬的斗志,连续作战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一定能夺取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全面胜利。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下级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