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市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采取“三个全面”的措施,推行农村基层“三公开”的“六统一”和“三资”监管等工作模式,建立完善了村“三委”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反腐倡廉的经常化教育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惩治体系。目前,农村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已经形成并发挥整体作用。三年来,农村信访率同比下降80%,进京去省上访率为零。 建立完善农村超前预防的反腐倡廉教育体系。 临江市将教育经常化作为农村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教育机制建设。建立运行乡镇(街)机关干部定期培训机制。对于乡局级干部,除纳入全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范畴外,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纪委监察局每半年定期举办为期一周的乡局级干部培训班;各乡镇(街)每半年定期对机关党员干部培训一次,形成制度化。建立运行各站办所经常化教育机制。站办所人员除参加乡镇(街)定期举办的培训外,还必须参加各主管部门定期举办的以业务和行业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建立运行村干部定期教育机制。各村“三委”换届结束后,临江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纪委、市农业局及时举办“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和“村监委会人员培训班”,由党校专职教师就“纪律处分”、“党内监督”和“党员权力保障”三个条例,特别是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发挥等与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相关的内容进行授课。建立运行“廉政文化建设”进农村常态化机制。全市各乡镇街、各行政村全面建立健全了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机构,建立完善各项软硬件基础设施,特别设置了宣传板、活动室、举报箱。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廉政文化建设进农村”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运行查纠、查建、查教、查防有机结合的教育机制。制定实施了《对查处案件涉及有关党风廉政建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监督反馈”制度》。“整改措施监督反馈”的问题包括乡镇(街)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出现的问题、站办所不正之风问题、“三公开”工作中不公开或公开不到位问题,以及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等问题。几年来,临江市对发生在东光村等十几个乡村的不同案件实施了这项制度,一方面使案发乡镇(街)和村解决了隐患和漏洞,另一方面制定适用于全市性的预防措施或有关制度,实现了对该市农村基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惩防并举和超前预防,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健全符合当前农村实际的制度体系。 临江市坚持以党务公开为统领,以政务公开为保障,以村务公开为基础,全面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打造“三公开”的“六统一”模式。2007年制定下发了《临江市乡镇(街)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工作暂行办法》等有关“三公开”工作的制度,印发了《临江市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三公开”的“六统一”(即统一公开内容、统一公开形式、统一公开流程、统一公开制度、统一公开记录、统一考核标准)模式资料集》,并在苇沙河镇苇沙河村进行试点,然后将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开来,不仅达到了“给农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要求,而且实现了对全市农村“三公开”规范化管理和统一考核的目标。二是突破农村难点和重点工作,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农村“三资”监管是农村的难点和重点工作。几年来,临江市探索在花山镇和市农业局建立了“三个中心”,即“三资”代理中心、“三资”招投标委托中心、“三资”监督中心;对“三资”监管实施了“四个程序”,即实行预算制、审核制、备案制、民主决策制;完善“五个监督机制”,即民主监督机制、审核监督机制、审计监督机制、网络监督机制、纪律监督机制;建立“六项制度”,即临江市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临江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临江市农村资产资源、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临江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公开发包、租赁、转让、出售、拍卖制度、临江市农村固定资产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临江市村财乡管代理中心付款“八个拒付”的规定。 在成功探索实践出临江“三资”管理模式之后,出台了《临江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办法》,成立了该市“三资”监管领导小组和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印发了《临江市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模式资料集》,迅速召开了现场会议在该市大力推广开来,为临江市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三是推进农村社区基层“三公开”工作,创新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模式。临江市将建国街道世纪春社区作为试点,创新了社区“三公开”“六统一”、党员干部监督“五进社区”、“扶贫思廉结对子”等廉政文化进社区模式,印发了《临江市加强廉政文化暨社区居(党)务公开模式资料集》,召开了现场会在该市予以推广落实。该市建立完善了居住社区党员、干部监督“五进社区”制度,即建立领导干部日常监督公示、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入党公示、评选评优公示、考察考评公示进社区等制度;建立完善了“廉政文化监督反馈制度”,即通过设立社区廉政文化民意监督箱、廉政监督电话、填报多项监督反馈卡等形式,有效加强对居住党员干部的全程监督;建立完善了“扶贫思廉”结对子作风建设长效制度,即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十、百、千”活动,即“数十名县级领导带头,数百位乡局级干部带动,数千名党员干部参与”的“一对一”帮扶困难家庭“扶贫思廉”工程。 建立完善农村全面有效的反腐倡廉监督惩治体系。 3年来,临江市致力于建立完善一整套全方位、立体式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体系,目前已经形成并积极发挥整体监督制约成效。 实施“三个全面”措施,填补了过去村级组织监督机构上的空白。2006年底,临江市纪委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全市农村基层实施“三个全面”措施》,在该市70个村和22个社区中全面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面配置纪检委员、全面成立廉政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为了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该市纪委将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的待遇多次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并最终解决了监委会成员工资待遇的问题,特别是出台了《临江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及委员的考核办法》,至此,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作为与村“两委”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制度终于得以全面建立和规范运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作为现行的几种民主监督形式的纽带和联络机制,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监督制约作用。 突出重点监督,狠抓制度兑现。由市民政局牵头,纪委、组织部、农业局参加组成该市“三公开”工作检查考核协调组,每年定期对全市农村“三公开”工作、“三资”监管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检查两次,上半年的检查偏重部署,下半年的检查注重成果。重点检查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配套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特别是按照《临江市乡镇(街)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工作暂行办法》、《临江市关于推动公用企事业单位和全市站办所办事公开工作的管理办法》、《农村基层“三公开”工作考核方案和工开目录》、《农村基层“三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办法》、《临江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及委员的考核办法》、《临江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的规定狠抓责任追究。 注重六个结合,强化常态监督。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举报查处机制和罢免村官机制,将全市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及“三公开”工作,与每年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败重点任务、政行风测评、民主评议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领导调研督促等常态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起全方位立体责任网络,一级抓一级,层层很抓部署、落实、检查和考核。同时,还在全市各乡镇(街)推行了苇沙河镇各站办所年初公开承诺,年中镇党委、纪委、人大、农民代表听证监督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