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以外向型出口为主的临江市经济下滑、市场萎缩、出口锐减、就业困难。 一年后,为应对危机而上马的76个重点优质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投资额度、新上项目均创历年之最。寒风中涌动发展热潮,雪霁后更显气象万千。当76个重点项目陆续投产达效时,撑起的将是临江市加快发展的美好明天。 固本强基: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长期以来,临江一直因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而导致经济发展滞后。 然而“滞后”也意味着先机。用发展的眼光看临江,临江很富有:硅藻土、镁、金、铁、铜等46种可供开采的矿藏和83%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名副其实地成就了“长白山立体资源宝库”的美誉。其中硅藻土储量居亚洲首位,品位世界第一,被中国非金属矿业协会授予“中国硅藻土(工业)城”称号。这些资源奠定了临江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硅藻土”的引领下,一批龙头型、科技型企业,一批市场前景好、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和产业快速发展,硅藻土行业年总产值达1.6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借“土”登高,临江工业经济全面提速增效,目前已形成以硅藻土产业为支柱,矿产冶金、能源开发、林产品加工、绿色生态等齐头并进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 临江市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26亿元,增长46.5%,安排重点项目76项,其中工业项目42项,完成投资34.9亿元,增长44.4%。这些“优质项目”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加快硅藻土、金属镁、冶金铸造和长白山生态产业四个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夯实临江科学发展的基石。 在四个产业园区集聚的示范效应下,香港祥业集团、沈阳机床厂、东大冶金、中食集团等一批大企业慕名落户临江。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快速发展: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公司总投资1.7亿元,年产3万吨超细改性硅藻土功能材料项目已进入试生产;天元公司催化剂项目二期工程厂房已封闭,设备正在订购中;通煤集团永安煤矿90万吨洗煤厂建设项目已竣工达产;三道沟河流域梯级电站开发项目已完成贾家营二级电站拦河坝、引水隧洞、发电厂房等工程,已订购部分发电设备。西川电站已挖掘引水隧道280米,发电厂房主体完工;沈阳机床临江大华铸件有限公司铸件项目一期计划投资5.7亿元,年产5万吨大型铸铁件和2万吨特种铸铁件项目现已投资1.7亿元,钢架结构已安装完毕,部分生产设备正陆续到位……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76个重点优质项目在临江一铺开,就显现出对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白雪覆盖下的临江市格外素雅。寒冬肃穆之下,临江市繁忙的重点工程工地上似乎正迸发出一股生气:临江不再寂寞!未来的临江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在新的一年里翻开临江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关注民生: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3年前,提到临江城西,大多数人想到的是这里的寂静与苍凉:已经倒闭的造纸厂、煤建公司等破旧的厂房在风雨中飘摇;上世纪70年代紧邻道边盖的几栋楼房也是墙皮脱落,破旧不堪;成片成片的低矮平房大部分已经“土埋半截”,每逢雨季,雨水便直接冲入居民家中…… 2007年,临江市委、市政府把开发城西新区提上工作日程,力争通过5年努力,把城西新区建设成集商务、教育、客运、旅游、仓储、居住为一体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规划超前、造型各异、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化新城区。 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临江火车站直通江滨大街的长600米、宽50米的临江口岸大道顺利完成,排水、路灯、绿化等一步到位;代表国家形象的新建口岸联检大楼投入使用;为扩建广场而新建的“西兴花园”早已交工,居民大部分已经入住,有的正在装修;东嘉花园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37栋高层住宅楼居民已入住;林业棚户区建设的22栋住宅楼已完成动迁…… 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随着10多家开发商的先后入驻,鳞次栉比的楼盘相继拔地而起。道路两侧密布的各色楼盘,有电梯高层,有花园别墅,且楼盘的景观打造和园林设计在临江都是数一数二的。成片进行的大规模危旧房屋改造改善了人居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培育了房地产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保增长就要保企业,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以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安居工程为契机,临江市在有限的财力中,依然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公共事业倾斜,确保民生投入只加大不减弱,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就业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临江市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去年新增城镇就业419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10人,免费培训各类人员4700人,发放社会保险补贴535万元,“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05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33万元,300名下岗人员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成功就业。全面提高低保救助标准,共发放低保资金5039万元,城乡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廉租房建设稳步推进,现已完成廉租房建设5.3万平方米,有392户城镇住房困难户入住廉租房,并为876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发放租赁补贴791万元。改造完成农村泥草房2268户,惠及农村困难群众7550人。供热、供水、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惠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工程快速推进,城乡医疗保障网络、困难群体救助网络等越织越密。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临江人民攻坚克难,使经济企稳回升走出低谷;面对新的发展目标,临江人民必将团结一心,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