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写字桌上工工整整的放着一张名片:临江市鑫龙矿泉水厂,经理,包延龙。这张名片是前不久受市残联领导的委托,我和建国社区残协副主席陈喜红前去大湖街道鑫龙矿泉水厂采访时,包延龙经理送给我的。 提起他的成长过程和他创办的企业,有辛酸,有苦涩,有快乐,有欣慰,也有着别人难以体尝的那段耐人品味的故事。 一、童年的苦涩。包延龙,1966年8月13日出生在吉林省和龙市八家子镇一个林业工人家里。父亲是林业伐木工人,母亲家务,姊妹七个。延龙在家排行老四,每天大的领着小的,小的跟着大的屁股到处转。全家老小九口人,靠老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家庭日常的生计,家里捉襟见肘,可是父母仍勤俭度日,供他们姊妹几个上学。延龙13岁那年,由于家庭负担过重,父亲常年劳作积劳成疾,不幸病故了。父亲的去世,如同雪上加霜,沉重的负担就落在了母亲那瘦弱的肩膀上。由于母亲不堪重负,在包延龙16岁那年也病逝了。失去双亲的延龙自己碰碰嗑磕地读完小学,由于交不起学费,在上中学时,就过早无奈地步入了社会。 二、艰辛的工作。延龙辍学后,于1983年10月招工,在八家子林业局当工人,曾当过扳道工、链接员、吊车员,运转车长。由于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要求进步,多次被八家子林业局评为优秀团员、先进工作者,1995年荣获局抗洪抢险二等功。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好时候,18岁那年,一次意外的出现,造成右上肢残废,屋漏偏逢暴风雨,由于单位不景气,加上身有残疾,1999年被迫下岗。下岗后,经朋友介绍,来到延吉市开始学习冷饮技术。2000年秋天,经过对市场的多方考察了解后,认为坐落在鸭绿江畔的临江市没有生产冷饮的厂家,后经朋友介绍,在临江市经济开发区大湖街道,开办了临江市福明冰果厂。在创办冰果厂的过程中,得到了临江市经济开发区、市残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三、创业的曲折。在办厂的过程中,延龙经过求亲戚、靠朋友、找同学等渠道,筹措资金6万元,首先到临江经济开发区、市残联、市技术监督局、市卫生防疫站、市工商局申请办理了各种手续,福明冰果厂就这样诞生了。在冰果厂开始生产前,招聘了20多名工人,其中有6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因为自己是一名残疾人,他深知残疾人生活苦、就业难的状况,所以他通过街道残联、社区残协了解招聘有就业能力的无传染疾病的残疾人来他厂上班。在筹措6万元资金时,他到舅舅和姑姑家借钱,开始舅舅和姑姑不支持他办冰果厂,认为离家远,有什么事,亲戚邻里又帮不上忙,投资大,有风险,回报小。延龙反复向他们介绍临江经济开发区、市残联等有关部门对残疾人投资办厂在政策上给予的优惠和照顾。最后亲戚、朋友、同学被他到临江投资办厂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所感动,资金问题终于解决了。后来,买厂房,购设备,抓管理,跑销售,忙的不亦乐乎。有付出就有回报,当时,由于冰果厂的水质好、设备先进、技术精湛,配料独特,生产的冰果口感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畅销,生产机器24小时运转,经济效益可佳。 有了经济效益后,包延龙又有了新的发展计划,于2003年投资31万元重新扩建了530平方米的厂房,准备大干一场,可是好景不长,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从2004年到2006年,临江的冰果市场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工厂不转型,将有倒闭的可能。于是,经过反复琢磨,延龙将厂房的二楼装修后,开设了鑫龙饭店,既方便了工人就餐,对外营业又有了不菲的收入。冰果厂边生产,边摸索冰果市场的工艺,以利有好的转机。延龙白天忙的没有时间,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自觉刻苦钻研技术,并对临江的市场又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考 查。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质量监督部门检测,鉴定临江大湖的矿泉水,水质好,质量优,水质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对促进人体健康有许多益处。于是,他又开始上项目,找资金,跑贷款,办手续,并得到了市政府、市残联和信贷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就这样,经多方筹集资金70多万元投资兴建了“临江市鑫龙矿泉水厂”。开业初期,白山市残联出资5万元无息贷款,临江市残联出资3无息贷款万元,做为扶贫流动资金。矿泉水厂生产的“清秋山泉矿泉水”现已远销延吉、通化、长白等吉林省大部分地区。 四,金秋的希望。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金秋的希望。2008年延龙的“临江市鑫龙矿泉水厂”被白山市残联定为“扶残就业工程——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获白山市政府全民创业促就业创业明星。他还向我们透露,他正酝酿着一个新的办厂计划,准备再贷款60万元新建一个养殖场,叫“以场养厂”。 当我们问起包延龙经理为什么将矿泉水厂起名为“鑫龙”时,他认真而又风趣的解释说,“鑫”是我要做残疾人投资兴业的带头人和企业家,企业经济效益发展,赚很多很多的钱,就像这个字的字形一样,金子垛成垛,有了钱,残疾职工的工资高了,腰包鼓了,生活也就宽裕了,还能安排更多的残疾人就业。“龙”是我名字中的一个字,易懂好记,预示着我的企业龙腾虎跃,兴旺发达。看到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们由衷的祝愿这位残疾人企业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一帆风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