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临江市将70%的新增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围绕群众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集中力量办实事、办好事。 临江市始终把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打造宜居佳地、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目标,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了城市的整体服务功能,使城市发展更具人性化、更具特色、更具魅力。 临江是老城区,路窄,路况差,供水、供热等功能不配套,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临江市着眼于街区路网改造,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几年来,先后投资5亿多元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相继完成了北环路、鸭绿江大街、站前路、迎宾路等市区71条主次干道建设,总里程20.7公里。彻底解决了临江市区主要街路狭窄、断头路多、基础等级低的问题。目前,市区有97%以上的街路实现了硬覆盖。 积极推进市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努力改善城市环境。为营造绿色、环保、舒适的生活环境,临江市在市区实施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工程。先后在市区建有各类游乐园4处,大型绿地20余处,公共绿地面积10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1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平方米。同时,坚持“绿化上规模、美化有品位”的原则,对环绕市区的猫耳山、卧虎山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城中生态园、市区植物园;对流经市区的鸭绿江、头道沟河、二道沟河实施综合整治,打造碧水环城的城市美景。夜晚,市区1300多盏路灯、过街彩灯、各单位楼型灯交相辉映,一派繁荣祥和的景象。 城区供水问题是临江的老大难。供水管网是改革开放之初铺设的,设计不合理,水管老化等问题导致居民经常吃不上水,自来水的铁锈味困扰老百姓多年。临江下大力气解决城区供水问题。2006年,投入110万元购置自来水净化设备,2007年、2008年又投入1700万元在城区重新铺设主管道,对居民进户自来水管道进行改造。投资500万元对自来水水源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如今,临江城区居民家家吃上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百姓交口称赞。同时,2008年又投资579.2万元,用两年时间彻底解决了全市农村安全饮水问题。2009年投资1.19亿元,用于城区自来水改造。 空气质量好与坏,是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的重要标志。临江市城区面积狭小,但各类生产、生活性锅炉很多,最多时达到128个。这么多的大烟囱向空气中排放烟尘,临江的空气质量可想而之。为解决这一问题,从2003年起,他们在市区实施集中供热。拆除所有排污烟囱,对生产性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全部达到排放标准。市区内铺设主管道,分期分批对市区居民供热进行改造,现在市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一类标准。外地来的游客说,在临江真正体会到了蓝天碧水的感觉。 如今,让临江老百姓感觉最实惠的还是住房。按照“统一规划,配套建设,集中连片改造”的原则,积极推进旧城改造步伐,改善人居环境。临江市突出经营城市理念,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以每年10万平方米的建设速度对旧城区进行改造。2006年起,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临江加快了城市棚户区和煤矿棚户区改造步伐。2008年末,总投资4.2亿元的18.9万平方米的煤矿棚户区和21万平方米的城市棚户区全面完工,1200多户居民即将告别低矮潮湿的棚户区。投资1600万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廉租房,解决了400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对市区最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做到应保尽保。市区人均住房面积由2003年的13.4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21平方米。2007年,临江市投资458万元对550户农村泥草房进行改造;2008年,又有2800户农民告别世代居住泥草房的历史。2009年,累计投资近5亿元,完成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 便利的交通使百姓得到了实惠。加快交通网化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是临江近几年工作的重点。几年来,临江市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了老岭隧道、临江至长白八道沟、临江至八道江界、临江至抚松界等重点公路建设,构筑了横贯东西、纵横南北的交通覆盖网络。2008年,沈长线老岭收费站至临江北出口12.8公里二级公路建成通车,由此,临江“两纵两横四出口”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农村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全市乡镇所在地实现了通油路的目标,83%的行政村完成了道路硬覆盖,其余村正在建设,有望年底通车。个体运输户和农用车成了临江百姓的又一致富手段。 民生根本是就业。临江市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将有关扩大就业,发展劳务经济,搞好就业培训等工作切实抓好。市政府责成劳动、就业等部门组织人员进行空岗调查,在摸清岗位数量、所需人员种类和工种的基础上制定全市开发就业岗位计划,分批、分阶段组织实施。经过几年努力,走出了一条“依托工业园区吸纳就业、壮大龙头企业转化就业、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的新路子。被列为吉林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县,并被省政府授予“吉林省劳务输出先进县”称号。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临江市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已动工,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预计今年就能投入使用。实施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农村电影“2131”工程和“送文化下乡”活动。总投资104万元,总面积1350平方米的4个综合文化站已完成建设。 “平安临江”建设受到吉林省表彰;“菜篮子”工程稳步推进;医疗保障改革顺利实施;扶贫助困切实落实。临江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老百姓切实得到了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