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多方采取积极措施,全方位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农村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已经形成并发挥整体作用。 临江市将教育经常化做为农村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教育机制建设。一是建立乡镇(街)机关干部经常化教育机制。对于乡局级干部,除纳入全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范畴外,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纪委监察局每半年定期举办为期一周的乡局级干部培训班;各乡镇(街)每半年定期对机关党员干部培训一次,形成制度化。二是建立各站办所经常化教育机制。站办所人员除参加乡镇(街)定期举办的培训外,还建立了以行业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各主管部门每半年一次的定期培训制度。三是建立村干部经常化教育机制。每逢全市各村“三委”换届刚一结束,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纪委、市农业局都及时举办“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和“村监委会人员培训班”,由党校专职教师就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特别是“纪律处分”、“党内监督”和“党员权力保障”三个条例等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相关内容进行授课。四是廉政文化教育进农村常态化。制定了《临江市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农村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廉政文化建设监督反馈制度》,全市各乡镇街、各行政村全面建立健全了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机构,建立完善各项软硬件基础设施,特别设置了宣传板、活动室、举报箱。五是建立查纠、查建、查教、查防有机结合的教育机制。制定实施了《对查处案件涉及有关党风廉政建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监督反馈”制度》,这项制度建立实施,确保了查纠、查建、查教、查防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查处案件的警示教育辐射作用,有效弥补了案发单位在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或漏洞,避免了再度发生类似案件的。这项制度相继被中央、省和白山市纪委推广交流。 三年来,全市共查处村干部25人,对36名考核排位靠后的村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有51名不称职村干部和监委会成员被调整;农村信访率同比下降80%,进京去省上访率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