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网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临江老照片
临江网 首页 临江资讯 查看内容

临江市苇沙河镇农村公路建管养纪实

2008-7-30 14:3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2| 评论: 0

临江市苇沙河镇位于长白山下鸭绿江边,这里曾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村民们靠打鱼和农副产品为生,过着原始而艰辛的生活。临苇线沿江公路贯通后,“山重水复”不再是山里和城市交流的屏障,苇沙河镇成为临江市的旅游重镇,农民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漂亮的小康新居代替了破乱不堪的泥草房。公路的发展拉动了旅游业,促进了经济的崛起,加速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据苇沙河镇政府统计,苇沙河每年的旅游人口达到10万人次。目前,苇沙河镇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其中,苇沙河镇苇沙河村的五个社于2007年9月实现了社社通公路。如果说,苇沙河的每一处小康村、每一处旅游景点和鸭绿江水库景区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那么公路把它们连接起来,就宛如美丽无比的珠链。

近年来,临江市委、市政府,交通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公路的重要作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建管养并重,最大程度的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增加效益,保证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临江市苇沙河镇是临江市农村公路建管养的试点镇,在农村公路的发展过程中,镇委镇政府和交通部门结合小康村建设的具体实际,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村社公路的建管养主要靠村民出钱出力,交通部门、公路管理机构无条件提供技术和设备帮助,乡道、县级农村公路及旅游路线由交通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建管养并重的方针,统一实施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金银峡是苇沙河一道靓丽的景观,当地的老百姓称之“人间仙境”,这里有蓝天、碧水、奇峰、异石,可是,多少年来却鲜为人知。为开发金银峡旅游景区,临江市委、市政府在革命老区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组织交通、公路部门在几年前修了一条通往金银峡的砂石路,路很窄,同时只能通过一辆车,却引来了许多驻足观光的人。2006年,临江市交通局把通往金银峡的路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进一步缩短了通往金银峡的距离。2007年春节刚过,临江市政府召开了由交通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和苇沙河镇政府领导参加的会议,重点研究部署了金银峡旅游景点1.8公里水泥路建设和管养问题。交通局和公路段的技术人员对景区的旅游路线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地方财政支付了这笔修路经费,苇沙河镇党委书记和交通局的领导亲自在施工现场掌握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2007年秋,一条彩链般的旅游路线完工了,四面八方的旅游团体纷至沓来。2008年春季,经有关部门考证,金银峡至溪谷之间,是一条美丽的天然峡谷地带,如果修一条公路连接起来,将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其旅游潜力将不亚于十五道沟大峡谷。目前,临江市委、市政府已将这一设想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中。

为促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正常化,确保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临江市积极建立稳定的管养机制,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行业指导。临江市公路段针对农村公路养护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管养业务缺乏、管养经验不足的情况,分别举办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养路科的同志和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讲解农村公路养护标准及操作规程,多次组织了农村公路养护现场会;二是积累有益经验,培育养护市场。2007年临江市在苇沙河镇进行试点,积累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一定的经验,2008年在全市全面推开,下发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任务书,建立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组织体系,确定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筹措渠道和标准;三是建立健全制度,确保养护工作全面展开。临江市由主管交通的副市长挂帅,成立了各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财政保障机制,制订了高效透明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监督机制,明确农村公路每公里养护的责任人,村社农村公路由乡镇政府落实每公里的养护责任人,实行义务养护,常态养护,谁养护谁受益,如有技术上的问题,由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有序展开

苇沙河镇有6600多人口,从2005年起,在交通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的帮助下,建养村社公路10公里。公路通了,家家都购置了三轮车或小四轮,他们从外地引进了山葡萄和五味子种植技术,从2005年起全镇种植了1200亩山葡萄和2000亩五味子,这些农副产品均有销路,农民们可以通过条条平坦的大路把它们运出去,再把所需要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生活用品运回来。苇沙河镇靓起来了,农民们富起来了,苇沙河镇苇沙河村在吉林省小康村建设评比中被评为第一名,成为全省小康村建设第一村。苇沙河镇农村公路的发展经验充分说明政府牵头、齐抓共管,是发展农村公路的好办法。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下级分类

回顶部